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惹仙人怒-《出鞘》


    第(2/3)页

    须知,天地之间的机缘,都是有数的。假设机缘为十,前人取九,那么后人,便只能厮杀其一。

    更有甚者,譬如一些一生只认主一人的仙剑,以及一些巧夺天工的仙人宝物,认准一位主人之后,哪怕主人身死道消,也不愿被他人染指,会跟着主人一同玉碎,从此消失于天地间。

    譬如李子衿在“忘我之境”下,所领悟的春风、春雨两种剑意,给少年得到了,便不会再给扶摇天下其他的剑修得到。

    那些洞天福地,仙家秘境,远古战场,更是如此。

    无论是法宝还是功法,亦或是先人留下的传承,都只会越来越少。

    修道之途,走得越前,走得越快,便越能得到天地间的恩赐,感受天道的馈赠。

    走在后头的,便只能捡前人不要的,捡前人遗漏下来的,捡一些“退而求其次”的机缘。

    正如世俗王朝中,土地、金银、矿物,十成资源只掌握在一成王朝手中。

    而剩下的一成资源,留给其他九成藩属小国抢夺,并且它们还将为此付出无数鲜血,代价不可谓不高。

    在山上仙人的世界里,境界越高的炼气士,身上的法宝和功法、杀招,自然也远远超出境界低的炼气士。这便是走在了前头,积攒了足够的机缘。

    那些但凡能够延续百年以上的山上宗门,无一例外,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并且在风浪中幸存下来,“捡到”无数机缘,藉此壮大宗门。

    所以越古老的山上宗门,实力便越强大,门下弟子的境界,也一代强过一代。

    与之相比,世俗王朝中,国祚的延续,就要复杂太多太多了。更多时候出现的情况,是一个王朝越古老,便越容易土崩瓦解。

    究其根本,是因为“人太多了”。

    人多了,想法就多了。人心分岔而行,便开始拉帮结派。

    纵观天下大势,纵观历史长河。

    无论是世俗王朝还是藩属小国。

    无论庙堂还是民间,派系之争几乎从未停歇。

    有纷争,便会有损耗。纷争越大,损耗便越大。

    而无论哪一个派系获胜、获利。最终获损的,都会是国祚。

    山上仙宗哪怕弟子再多,哪怕是扶摇十大宗门,弟子也不过以数万计。

    可是随便一个藩属小国,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

    更别提扶摇天下十大王朝,几乎个个都拥有上千万子民。

    地盘大了,人多了,便难以管治。更没有仙人的“查探心湖”、“掌观山河”等神通玄术。

    君臣之间的关系,微妙到要靠相互猜忌,相互伪装,相互妥协来平衡。

    隔阂与纷争,也在皇室成员与民间义士之间燃起苗头,缓缓燃烧,最终演变成一场足以燎原的火海。

    所以无论是山上人的寿命,还是山上仙宗的寿命,都要远远超过山下人,以及山下王朝的寿命。

    这也是为何许惊鸿,对于陈治远和慕容晓山的晋升,对于黄金白银完全无感的原因了。

    山下人升官发财,也无非享受几十年罢了。

    可若是结成金丹,得了长生,那便是百年千年。

    大部分炼气士的想法,都与许惊鸿一般无二。

    众人同意了曹参的提议。慕容晓山立刻吩咐手下准备宴席。

    在这位女子武将心中,军令就是如山。

    而眼前这位,甚至可以代替君王下达命令的相国大人所说的话,在女子武将心中,自然也与圣谕相差无几。

    曹参说要大办宴席,那她慕容晓山,就该这样做。

    天色刚暗下来,宴席便准备妥当。

    整个乙字帐,都弥漫着一股欢快的气息。

    起篝火、奏乐曲、献歌舞、秀武功。

    帐里帐外,皆喜气洋洋,好似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已经过上第二次除夕。

    军帐内,瓜果酒菜,一应俱全,看着那群被特意请来的歌女舞女,曹参握着酒杯,怔怔出神。

    龙霄真人与苏翰采两人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

    顿时就让在场的气氛有些暧昧。

    曹参不是傻子。自然对之前要求李子衿成为凉国供奉之事只字不提,可言语之间,他仍是将手中那样被黑布裹起来的东西抛给了一袭黑红锦衣的少年剑客。

    李子衿接过东西,打开黑布一看,里面那颗拇指大小的石头闪耀着光辉,散发出灵气,背上的翠渠剑开始隐隐颤鸣,似乎有些兴奋。

    少年认得,这是天下剑修梦寐以求的淬剑石,根据品质、大小、所剩灵气的多寡,价格不等。品质极高的淬剑石,甚至堪比一件仙家法宝的价格。

    眼下,少年手中这颗拇指大小的淬剑石,按照市价来算,至少也得二十到三十枚霜降钱了。

    细算之下,几乎相当于半只三品瑞兽金甲龟了!

    李子衿没有跟那位出手阔绰的相国大人客气,将淬剑石收入囊中,还特意朝曹参拱手抱拳,笑道:“多些曹相国赏赐。”

    说完,便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后者只是微笑点头,不再多说。

    红韶闻着酒香,也想来一口。被李子衿严厉阻止,他又不是不记得小师妹那一杯倒的性子,生怕她饮酒之后,又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按照少年的想法,今夜宴席一结束,自己就要带着小师妹连夜赶路,离开乙字帐,离开凉国,继续沿着白龙江北上了。

    苏翰采坐在李子衿身旁,举起酒杯,与少年碰杯后轻声道:“是不是有很多问题想问,比如,我为何会和斩龙宗的人一起出现,还来得这么巧?”

    李子衿点头又摇头,胸有成竹道:“第一个问题其实我已经有了答案。苏前辈之所以会和那位斩龙宗的龙霄道长同时出现,是因为苏前辈就是斩龙宗的人。第二个问题,晚辈只是猜测,不敢确定。前辈与那位龙霄道长出现的时机不偏不倚,恰恰在曹相国那句暗藏杀机的提问之后,想必两位前辈是一直都在附近,原本不想现身,只是为了替在下解围,故而愿意露面,不知,晚辈猜得对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