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少年常常问自己,该如何练剑。 是贯彻出剑无章法,随心所欲无拘束? 还是牢记出剑先问心,做到问心无愧,出剑方能快人一步? 就像两条岔路摆在眼前,一条向左,一条向右。 隋前辈错了吗?他的剑道是否太过武断,太视人命为草芥? 李子衿不这么认为,当然,他也暂时无法理解那种不看该杀不该杀,只看想杀不想杀的境界。 因为只有真正跻身到跟老头子一样“天下剑术,无人能出其右”的境界之后,少年才能够体会到老头子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情,看待剑与剑客之间的关系,看待剑与剑下亡魂之间的关系。 到了那时,自己才有资格评判隋老剑仙的观念,究竟是错还是对。 那么,是谢于锋错了吗?他的剑道是否太过优柔寡断,缺乏剑的核心品质?剑客难道不应该率性而为吗?时时刻刻以道德约束自己,讲究出剑先问心,是否活得太累了些? 李子衿同样不这么认为。 他认可谢于锋对于“人间应有共情”,要对万物心存善念,要敬畏神灵,要克制自己的剑道观念。 可有时候又会觉得,很多时候,问心问不出个结果,反而错过了最佳的出剑机会,导致该死的人没有死,又平白无故死了更多无辜的人。 剑客出剑,真需要如此繁琐的问心吗? 难道宁可错杀,也不放过,就是不对的吗。 在这样的矛盾之下,今后该选择怎样的剑道,已经成为了李子衿无可避免的问题。 此前为何体内的灵气与武夫真气会打架,正是因为当时的少年,没有守住心神,去“胡思乱想”,思考该选锋芒毕露的剑道,还是藏锋于鞘的剑道了。 而少年当时体内的灵气和武夫真气,就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剑道的具象体现。 矛与盾,终究会碰撞,会擦出火花。 也会两败俱伤。 竹亭中那个没有背剑的青衫少年,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细想之下,自己和精魅出身的小师妹没有区别。 原来他们都对人间事,知之甚少。 深吸一口气以后,李子衿回过神来,恰好低头看见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他讶异道:“什么时候醒的?” 仰头躺在少年腿上的少女,眨眼笑道:“醒了很久了,一直在看师兄发呆。” “我有什么好看的。”李子衿撇撇嘴。 红韶眉头一挑,“就是因为好看,所以才看嘛!” 那个青衫少年瞬间脸色变得紧张起来,蓦然起身,像是想起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赶紧嘱咐道:“红韶,你不对劲啊。以后可不许说这样的话,免得别人误会!” 少女深以为然,点点头道:“师兄放心,若是见到了你的心上人,红韶铁定不会让那位姐姐误会的!” 这······李子衿眉头微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出来。 看着小师妹天真烂漫的模样,倒也不觉得她的话会有两层含义,是自己想多了? 当一缕金黄的光辉洒落飞雪客栈后院,照耀得少年少女睁不开眼。 今日后院积雪,融化得格外快。 他们该离开了。 李子衿转头看了一眼仍在熟睡的无事,迟疑片刻后忽然开口说道:“红韶,回房收拾东西吧。” 反应有些迟钝的白衣少女愣在原地,疑惑道:“收拾东西做什么?” “告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