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事后更是帮助李子衿震慑苏斛,让其被迫与少年结契一甲子,不但不能报仇,反而让两人同生同命,若是苏斛出手杀掉李子衿,那么她自己也会死。 于情于理,那位女子剑仙,都已经仁至义尽。 至多算是行事颇为不羁,却绝对处处占理。 听梁敬讲到此处,少年便问道:“云霞山怎么样了?还有大煊跟燕国,后来真就平息战事了?” 关于大煊王朝跟燕国在太平郡废墟一战的事,李子衿是在那件风尘驿站,听一位沙场武夫说的,后来临走之时,才知晓那位武夫原来就是燕国的一位大将军。 那位大将军告诉李子衿,大煊与燕国和谈之后,将一座太平郡和另外一座泾阳城,割地让给了燕国。 那座太平郡,其实便是三十二年前,燕国进贡给大煊王朝的“燕归郡”,如今算是物归原主。 至于那座泾阳城,便真可算得上是此次两国开战的彩头了,一座大煊王朝,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了不少。 不过关于云霞山,李子衿可就真再也没听过它的消息了,毕竟自己那两位青梅与竹马,当时都在云霞山上,少年相当在意这个。 只是此前由于他乡遇故知,没想到能够在这桃夭州不夜山的揽月洞天中,看见那个无比亲切的梁敬,少年一时情难自禁,故而忘了如何开口。 书生梁敬一袭儒衫,腰悬玉佩,铭文“晴耕雨读”,此刻见李子衿终于开口询问那两位小友之时,才知晓少年总算是平复了心境,于是笑道:“那我就接着刚才的说,最后再来回答你,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李子衿点头,静待下文。 “与人言语时,对方说话,就要直视他人眼睛,不得随意插话,要时刻谨记以点头来予以回应,不能让人家觉得,他在说,你却没在好好听。” 这句话,乃是太平郡郡守李建义,当年训斥郡守少爷李怀仁的话。 当时还是郡守书童的李子衿,站在李怀仁身后,看着前边儿那个小少爷,低着头玩弄手指,气得老爷李建义暴跳如雷,说他讲再多都被李怀仁当做耳旁风,拿起“家法”,就要杖打那小少爷。 每当此时,李怀仁就会情不自禁地转头望向那个小书童,希望他可以替自己说几句好话,就好像在那郡守府,他才是少爷,他才是书童一般。 好巧不巧的是,李子衿只要开口,就必定管用。 老爷李建义无论多生气,但凡那个小书童,拦在李怀仁身前,好言相劝那么几句,那个小少爷便可省去一顿杖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梁敬又说道:“云霞山一切都好,那位太平郡郡守的遗孤,叫李怀仁是吧?” 李子衿点头,“对。” 梁敬嗯了声,继续说下去,“李怀仁经龙虎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引荐去往道玄书院念书,在书院中安分守己,备受山长和几位先生的喜爱,不必担心。” “陆知行天资卓越,心性极佳,被唐吟破格收为嫡传弟子,留在云霞山修行。” “武夫宋景山在云霞山山脚处一家酒楼,当起了伙计,生计不愁。” “唐吟闭关,尝试突破九境巅峰瓶颈,若突破成功,那么你那位唐姐姐,就是扶摇天下百年剑道第一人。” “也将脱离扶摇天下年轻十人的行列。” “跻身扶摇天下十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