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大赦天下,不就是用的《公告》嘛……” “对咯!您老真是人老心不老,理解地很快呢!……” 卖油老翁继续说道:“可是……这份《通告》上究竟都写了些什么啊……” “额……”识字也不多的商贩哑住了。 “我来给大家念念吧!——”最后还是一开始卖油老翁问的那个斗笠青年,自告奋勇地给念着告示上密密麻麻的字迹: 岳阳县地处湘北,西揽洞庭,北扼长江,为“湖广熟而天下足”的产量大县,物产丰饶,不胜枚举…… 可近年来风调雨顺,粮食却每每欠收,连带湖广军士的口粮都需向邻县挪借,士绅世家更无一人挺身而出; 今本知县忽然接到上谕,瓦剌又在北境蠢蠢欲动,需做战续准备及时囤积粮草,我等百姓更应军民一心,相知相恤,共同抵御外侮。 况且,设兵用以卫民,缴纳赋税以养兵,古今同理。汝等藉兵丁之力以保疆土,安能忍心坐视其忍饥挨饿,却没有一丝恻隐之心? 听闻某一边境小县急公好义,纷纷如数缴纳钱粮,甚至捐出盈余米粮来供养前线,仅自留少数口粮誓与前线战士共存亡;小县尚且如此,而我岳阳大县却还蒙临县挪借口粮,实在是自愧弗如! 挪借米粮虽解得了一时军备所需粮食的燃眉之急,但不代表大家的拖欠粮米可以不缴,难道一定要等衙役上门催征,诸位再落个负隅顽抗的抗税之名吗?届时不仅岳阳县面上无光,诸位也会背负骂名。 是否选择身负骂名,还请各位思之慎之。 本官上任月旬有余,知晓本县征收粮米每石的损耗为一斗,甚至于此等损耗再寻常不过;可是今上宅心仁厚,特命我等不许盘剥百姓,所以本知县特从宽处理: 凡本县百姓缴纳本年粮米,一斗只收损耗五合,每石只收损耗米五升;纳旧年米粮,一斗仅收损耗三合,每石收损耗三升。此举只为收取足够供应粮道、养廉以及所需消耗费用,本知县分毫不染。 诸位当体谅本知县“减耗”的为民之心,将应纳新旧粮米,全数缴纳完成,这样不仅军营将士能享饱食之乐,本知县亦十分感谢士绅百姓之恩赐。 第(2/3)页